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文力军
领域: 人力资源  市场营销  客户服务  企业文化  礼仪培训 
地点: 浙江 宁波
签名: 激情、务实、创新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359
  • 博客访问:992509

专家文章

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与养生 2009-03-18

标签:

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与养生
(一)神养
包括精神心理调养、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,属于佛教中的意业范畴。在这方面,僧人和广大佛教徒应该具有一定优势,但这绝不意味着佛教徒自然就会做得很好,有时恰恰相反,会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,只是可能表现得隐秘一些,表现形式不同而已。例如:在信仰方面,若对佛教缺乏正确的信解,一味迷信灵异,祈求感应,禁忌多多,搞得神经兮兮的,或将自己的信仰凌驾于社会现实之上,自是排他,也可能造成心理冲突、失常;在禁欲方面,若内外压制过多,不能合理地消解,则可能造成心理紊乱、性格畸变;在禅修方面,若方法不当,刻意追求神通或贪著好境界,也可能走火入魔;在情趣方面,若太单一,则精神得不到应有的涵养,容易变得性情孤僻,心理承受能力可能降低;在品德修养方面,若仅仅局限或满足于佛教内部的要求,不能与社会、民族、国家的要求相结合,也可能障碍频生,造成一定的心理冲突。等等。因此,佛教徒也同样要重视神养,并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。
1、应多读佛书,广学多闻,以开发智慧。
2、要学习、运用好佛教的缘起理论,善于换位思考,学会宽容、理解他人。要懂得无常之理,善于逆向思维,在困难的时候,能看到光明;在顺利的时候,能想到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形;在烦恼的时候,能适时地抽薪或转换心境。
3、每日至少保证有一小时时间用于坐禅、念佛、诵经,或冥思、反省、闭目养神。常常深呼吸、意守丹田或脚心、学会坐禅,最有益于神养
4、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情人皆有之,良好的情绪管理是做好神养的重要一环,可根据各人的情况定时或不定期地燃香、礼佛、抄经(习书法)、听梵乐、品茗、漫步、朝山等,以增进信仰,开阔视野,怡养性情。
5、适当进行一些体能锻炼(包括带有一定娱乐性的运动),将更有利于神养
6、应保持适当的睡眠,一般一天应保持78小时睡眠,没有杂事、整天修行的人,也应保证中夜4小时的休息。要讲究睡眠质量,提倡积极的睡眠,正念住心,在清净、空明的心境中休息。尽量不要吃安眠药,不要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。
      (二)行为养     
包括衣、食、住、行等生活起居行为的调养,属于佛教中的身业和口业范畴。佛教认为,人的心理(意业)可以支配人的动身发语等行为,并影响其生理状态,反过来,人的行为、习惯(身业和口业)又可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。所谓业,就是势力、作用的意思。当今国家心血管病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洪绍光教授认为,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要占60%。这些都说明行为养非常重要。在前面的佛教的行为规范与养生一节中,已经分析了必要的行为节制和规范,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,说明佛教徒在行为养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,此不赘述。
这里只想补充一点行为养的基本要求。在穿着方面,宜春捂秋冻,整洁卫生,衣被要勤洗、多晒,少用化纤制品;在饮食方面,前面我们也讲到,要戒烟,少饮酒,多喝茶,提倡素食和适当节食(七八分饱),应讲究卫生(食品洁净、饭前洗手等),最好实行分餐;在住、行方面,要保持良好的身形姿态,所谓坐如钟,立如松,卧如弓(最好右胁而卧),行如风,同时要学会放松;在待人接物、谈吐方面,宜和颜悦色,学会宽容,学会微笑,学会说爱语(真诚、柔和、关爱之语),不可养成讥讽人、骂人、说脏话的坏习惯;在运动、娱乐方面,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,贵在坚持、适度,棋牌等娱乐活动要注意节制,要远离五花八门的娱乐病,如卡拉OK”病、电子游戏综合症、耳机病电视病麻将综合症等,更忌参与赌博和色情活动,玩物不仅丧志,还可能伤身;在家庭生活方面,应发扬尊老爱幼、兄友弟恭、夫妇相敬如宾的传统,房事尤须注意节制,应了解一些必要的性知识和禁忌。
总之,要从小或从现在开始养成好的行为习惯,改变不好的习惯,因为好的习惯不是一天可以养成的。
(三)气养
这里的特指人身中之内气,与呼吸之外气,共同成为推动人生理运动变化的能量或动力。气与血是我国中医衡量人生理状况的两大指标,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有: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之说。同时,气与精、神是道家修身养性的三大要素,认为养性贵神,养形贵气,养命贵精。《庄子·外篇·刻意》称: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,熊经鸟申,为寿而已矣。儒家则将气养作为提高人格修养的重要一环,孟子就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说。佛教也有数息观、宝瓶气等修炼方法。正是由于我国各家各派对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,从而形成了中国的民粹气功
气养介于神养形养之间,是调节人的精神与生理的枢纽,具有祛病强身、延年益寿、开发智慧和生命潜能的作用。养生界一向有药养不如食养,食养不如气养之说。气养的门派和方法甚多,如导引、服气、存思、止观等。古人认为,气欲柔而不欲强,欲顺而不欲逆,欲定不欲乱,欲聚不欲散。因此,养气宜心定神闲,常意守丹田,提肛缩肾;学会深呼吸和放松,使呼吸细柔深长;须戒怒、戒纵欲;忌过喜、狂笑和多言,忌过虑、过哀、郁闷、过劳;食宜清淡,忌油腻、忌过饱、忌吸烟酗酒;礼佛宜诚,动作宜缓;若能坚持练六字诀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更好。
(四)形养
主要指人的体形及身体各器官功能的保养和锻炼。佛教徒视身体为臭皮囊,往往不大重视形养。但应知道,佛教是很强调威仪的,其中即包括健康的形仪,要求五官端正等。何况,人的藏府和器官很多,哪一部分生病或功能退化都可能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,给我们的生活和弘法利生事业带来不便。因此形养十分重要。一般来说,应通过练瑜伽、武术、舞蹈及其它体育健身活动,保持良好的体形和体能,延缓衰老。对一些特殊器官,还须作特别的养护,例如眼睛就特别重要,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常闭目养神,或极目远眺,多做眼保健操。对于牙齿来说,应坚持早晚漱口,早晚叩齿各36下,咽津漱口;不要吃太多甜食;必要时可去医院检查,洁齿除垢。对于耳、鼻和颜面,亦须注意卫生,常按摩,最好能冷水洗脸。人要勤勉,不怕吃苦,有意识地锻炼、提高自己身体的适应能力。应尽量避免和防止外伤和产生不可恢复的器质性病变。古人有《健身养生歌》,可供参考:
面常擦,血脉流畅,容颜光泽;
目常揩,视物清晰,眼疾不染;
耳常弹,听力敏锐,耳聪不鸣;
齿常叩,齿坚牙利,下龋不松;
背常暖,肺官强盛,寒咳不犯;
腹常摩,运化如常,胃肠功佳;
足常搓,祛风除湿,步履矫健;
津常咽,宜通百脉,益寿延年;
发常梳,气血流畅,脑聪发健;
浊常呵,吐故纳新,身强体壮;
肛常提,扶正固体,长寿有望;
皮常干,外卫强固,皮疾不犯;
睡常屈,固本益精,全身安然。
(五)食养
为中医和民间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,其应用范围较广,适应人群也较多。主要内容为:1、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。我国医家和民间对各类食品的性能、作用、制作以及不同年龄、不同疾病、不同时令的饮食结构和宜忌都有深入的研究,并总结了许多的食疗方,如各种粥疗方、茶疗方、药酒方等等。2、合理的饮食方法与习惯。如提倡早上吃得好,中午吃得饱,晚上吃得少。强调饮食十二宜:宜缓,细嚼慢咽;宜少,勿暴饮暴食,每餐七八分饱;宜软,易于消化吸收;宜新,食物宜新鲜,清洁、少污染,不要吃过期、变质食品;宜暖,胃喜暖恶寒,故饮食宜温,生冷宜少;宜淡,中医学认为,咸多伤心,酸多伤脾,甘多伤肾,故食不宜过甜、过咸、过于油腻;宜素,应多吃蔬菜和豆制品;宜和,吃饭要心平气和;宜静,笑食、说食易损身体;宜坐,走食、蹲食皆不利消化;宜乐,食时宜心情愉快;宜早,早餐宜早,不伤脾胃。另外,应少吃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;要戒烟,少饮酒,多喝茶;饮食要合理搭配,勿偏食。等等。是药三分毒,而食物皆具一定药性,若我们能根据自己身体的阴阳、虚实,选择合理的膳食结构,亦能收到养身去疾、防病于未然的效果。俗话说病从口入,而我们通过食养,就可以达到病从口出。汉传佛教忌食荤腥,虽然使食养范围缩小,但因佛教饮食理念的合理性和我国素食文化的足够发达,并不影响我们日常的食养保健。读者可参看前面的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素食与养生二节。今人有《长寿食疗歌》,可供参考:
生梨饭后化痰好,苹果生食营养高。
木耳抗癌素中荤,黄瓜减肥有成效。
紫茄祛风通脉络,莲藕除烦解酒妙。
海带含碘消淤结,香菇存酶肿瘤消。
大蒜抑制肠胃炎,菜花常吃癌症少。
盐醋防毒能消炎,韭菜补肾暖膝腰。
万物蔬菜养身宝,饮食多样任君调。
萝卜消食开脾胃,绿豆解暑降温好。
山楂减肥除疝气,山药益肾消糖尿。
补中益气吃百合,利气行血刺玫瑰。
暖胃止痛桂花好,松子降服气管炎。
花生降醇营养好,瓜豆消肿又利尿。
柑桔消食化痰液,抑制癌菌猕猴桃。
香蕉含钾解胃炎,禽蛋益智营养高。
萝卜化痰消胀气,芹菜参降血压高。
生津安神数乌梅,润肺乌发食核桃。
蕃茄补血驻容颜,健胃补脾吃红枣。
白菜利尿解毒素,蘑菇抑制癌细胞。
蜂蜜润肠又益寿,葡萄增色令年少。
君若要延年寿,请把食疗歌记牢。
(六)药养
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。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;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;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。因此,中医常有药膳之说。古代在深山中修行的高僧为解除生病的后顾之忧,对药养、药膳即多有研究。
(七)术养
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,即利用按摩、推拿、针灸、沐浴、熨烫、磁吸、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。僧人无论是在丛林中过集体生活,或是在山中独住茅棚,无论是为自利还是为利他,都应掌握一些简便易行的术养知识。
在以上七种养生术之中,神养、形为养和气养最为重要,其它四种则起辅助之用,应将七者结合起来,做到内外结合,身心和谐。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作《摄生咏》,可供参考:
怒甚偏伤气,思多太损神。
神虚心易役,气弱病相因。
勿使悲欢极,当令饮食均。
再三防夜醉,第一戒睚嗔。
夜寝鸣雷鼓,晨兴漱玉津。
妖神难犯己,精气自全身。
若欲无百病,常当节五辛。
安神宜悦乐,惜气保和纯。
寿夭休言命,修行本在人。
时时尊此理,平地可朝真。
另外,养生的特点就是要强调在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基础上的因人施养,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性。当今我国已逐步进入老年社会,老年人的养生尤其重要。下面再录一首《老年人保健三字经》,供参考:
乐行善,放鱼鸟,多念佛,减烦恼。
看得破,存心好,睦家庭,善友交。
常运动,勤思考,既强身,又健脑。
可书画,种花草,多动手,息嗔吵。
讲卫生,常洗澡,室通风,勤打扫。
不偏食,不过饱,蔬菜多,盐糖少。
高蛋白,辛辣少,血压平,肠胃保。
不讳病,诊治早。预防多,病痛少。
保健操,不可少,坚持久,能防老。
三字经,力不小,广宣传,众知晓。
佛教徒的养生虽有一定的特性,但适当地借鉴其它各家的一些养生经验,还是必要的。

类别:其它类别 |   浏览数(5028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